亚穆苏克罗是科特迪瓦的首都,位在阿比让北方约240公里处,人口约十万人。亚穆苏克罗的地理位置是北纬6度50分,西经5度15分(6.8333, -5.25)。 1983年政府决定迁都于此。位于国境中部,邦达马河东岸。人口24万(1987)。原为小村。现为新兴的政治、文化中心。已建有基础设施和宏伟建筑。有示范性中学、高等公共工程学校和技术教育学院,还有综合性体育馆和国际医院。公路通阿比让、布瓦凯。市郊有国际机场。 一、城市简介 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是科特迪瓦的政治首都,也是已故博瓦尼总统的故乡。位于阿比让以北24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人口25万。以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和平圣母大教堂”和富丽堂皇的博瓦尼基金会为代表的宏伟建筑显示了政治首都的非凡气度。中国援建的“议员之家”是亚穆苏克罗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中科友谊的象征。
位于国境中南部,距海岸不到200千米。人口约25万。为了发展内地经济,并减轻首都阿比让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以及因此带来的治安恶化等社会问题,政府于1983年3月决定把亚穆苏克罗作为科特迪瓦首都。20世纪初,这里还只是一座小村庄,现已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民主党党部大楼、邮电通信大楼、国际医院、高级宾馆、别墅和若干有特色的风景区、人工湖已修好。有国立高等公共工程学校、国立高等技术教育学院等院校,已形成教育中心。有国际航空站。北京有直接至此的航线! 亚穆苏克罗原为小村,现为新兴的政治、文化中心。已建有基础设施和宏伟建筑。有示范性中学、高等公共工程学校和技术教育学院,还有综合性体育馆和国际医院。公路通阿比让、布瓦凯。 亚市街道宽阔,市容整洁。已建成的重要大型建筑有:总统官邸、“总统旅馆”、博瓦尼基金大厦、党部、公共工程学院和高等技术学院、市政府、大教堂和大清真寺等。 二、地理位置 位在阿比让北方约240公里处,人口约25万人。亚穆苏克罗的地理位置是北纬6度50分,西经5度15分(6.8333, -5.25)。 1983年政府决定迁都于此。位于国境中部,邦达马河东岸。人口24万(1987)。原为小村,现为新兴的政治、文化中心。 三、气候状况 亚穆苏克罗地区为赤道气候带。特点炎热潮湿多雨,湿度达80-90%,5月至7月为大雨季,9月中旬至11月底为小雨季,余为旱季,年降雨量1,300-2,200毫米,平均气温24-27℃。 四、城市历史 库亚西恩戈的侄甥辈女性雅穆苏酋长在法国殖民时代管理当时称为恩戈克的亚穆苏克罗。当时这个村子有475位居民,是亚库耶地区的129个村庄之一。虽然对外的外交和贸易关系都已经建立,1909年,在尚拉柏的酋长的命令之下,亚库耶发生了反抗法国统治的事件。位在布亚弗雷公路上,距离亚穆苏克罗七公里的彭兹被焚毁,当地的法国官员西蒙·莫里斯因为库亚西恩戈出面协调而逃过一劫。这位备受尊敬的前领袖库亚西恩戈说服了亚库耶人放弃了这条只会带来灾难的战争之路。 当情势缓和恢复正常之后,西蒙·莫里斯认为彭兹不够安全,决定把法国军事站转移到亚穆苏克罗,法国行政当局也在当地建立纪念库亚西恩戈的建筑物,并且为了表示对雅穆苏的敬意,将恩戈克雷更名为亚穆苏克罗。菲利克斯伍弗耶布尼于1939年成为该村领导人,亚穆苏克罗仍然只是一个农业小镇,直到科特迪瓦独立后才开始较大的发展。 亚穆苏克罗是科特迪瓦的政治首都,以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和平圣母大教堂”和富丽堂皇的博瓦尼基金会为代表的宏伟建筑显示了政治首都的非凡气度。中国援建的“议员之家”是亚穆苏克罗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中科友谊的象征,于2006年7月交付科方使用。 经济首都:阿比让。 |